6月2日下午,县总工会职工服务大厅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手拿锦旗,不停地向县总工会工作人员表达着感激之情。
事情回到2023年2月15日,县总工会法律办公室维权热线接到求助电话,求助人称,自己姓冉,是苍溪县东青镇前锋村一组村民,2000年从部队退役后,跟随老乡外出务工,2022年8月31日晚,在青海省某项目工地从事隧道开挖工作时,被落石砸伤,导致脊椎受伤,经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腰椎爆裂性骨折L3不全瘫,2022年12月25日,被转至青海省康复医院治疗至今,其间,本人多次与用人单位就赔偿问题进行沟通,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故请求家乡工会给予帮助。
冉某的求助电话引起了县总工会的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县总工会维权律师团、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此案进行集体会商,经过分析研判,认为:作为工伤案件处理,伤残级别的确定是前置条件,在没有经过劳动能力鉴定的前提下调处此事,为时尚早。因此建议冉某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再作调处。然而冉某在事发地鉴定中心咨询后得知,因其伤情严重,需在一年后才能鉴定,冉某及其家属认为法律程序时间过长,且该项目即将完工,担心用人单位建筑方一旦离开,自己无法拿到赔偿,多次要求工作人员尽快前往调解处理。
在前期的调查中,县总工会了解到冉某家中情况比较特殊,其本人是退役军人,家中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父亲年迈多病,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自他受伤以后,家中已经面临严重生活困难。鉴于此,县总工会一方面协调镇、村工会全力做好冉某的帮扶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家中面临的生产生活困难;另一方面,再次召集县劳动争议仲裁院、维权律师团进行专题会商,研究解决方案。经过集体研究,制定了赴青海维权方案:一是首先争取专业人员支持,就冉某伤情给予伤残级别建议;二是根据建议级别,计算冉某伤残赔偿数额,并制定调处方案;三是积极协调异地维权服务站做好前期沟通辅助工作,为县总工会前往维权奠定基础;四是由县总工会、县人社、维权律师等相关人员组成维权小组,前往事发地对此案进行调处。
2023年3月27日,维权小组一行在苍溪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华带领下,来到青海省西宁市,同用人单位经过历时4天的艰辛谈判,最终于3月30日达到一致意见,用人单位同意分期支付冉某工伤赔偿各项共计:135万元。6月2日,拿到全部赔偿款的冉某不顾身体不便,执意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县总工会,为县总工会送上“农民工的娘家人,千里维权暖人心”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