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会大有作为;基层治理,工会义不容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紧紧抓住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及时有效地建立乡村工会组织,跟进开展乡村工会工作。在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且农民工较为集中的镇,成立区域(行业)工会;创新建会入会方式,最大限度地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职工(农民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把投身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镇域经济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创新创造竞赛及“查保促安康”竞赛。动员广大职工(农民工)比技能、赛质量、争一流,加快推进镇村基础设施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建设,培养职工(农民工)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
聚焦服务效能提升,助力镇域农特产品销售。依托各级工会微信公众号、“川工之家”APP等网上平台,建立工会会员特约服务商家,利用新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推介涉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利用工会资源优势,为工友创业园和农业企业培训直播带货人才,提高特色农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聚焦劳动关系和谐,助力镇域乡村治理建设。积极构建“多层过滤·多式化解”新阶段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托各级工会完善的组织系统,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构筑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多层过滤体系,确保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职责清晰,有呼必应,闭环处置,维护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
多措并举发挥优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先模人物宣讲、送教上门、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园区;积极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动员广大职工(农民工)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农民工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昭化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