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保障”,汇聚创建职工之家新合力。强化组织保障,选优配强基层工会主席,所有乡镇工会主席均由本乡镇人大主席兼任,11个行业(系统)工会配备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为创建职工之家提供了组织保障。完善阵地保障,出台《职工之家阵地建设五年规划》,指导基层工会对职工阵地进行改造提升,做强文化生活和特色板块。落实经费保障,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把“建家”经费列入预算,2020年以来共为35个基层工会补助创建经费84万元。
突出“三特性”,延伸创建职工之家新内涵。突出主动性,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加强部门联动,实现场地、设施、人员、政策等资源共享,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点对点”帮助基层工会查找并解决职工之家创建中存在的问题20余个。突出精准性,坚持职工为本、因地制宜、精准服务,收集职工群众对职工之家服务内容意见建议,精选职工呼声最大、民意最集中、反映最迫切的服务项目,打造有人气、受欢迎的职工之家。突出共建性,以“结对共建新家园、联创共赢增活力”为主题,发动全国、省市模范职工之家与基础薄弱的新建工会、新就业形态工会开展结对帮促活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活动联办、职工联动、困难共帮、优势互补。
实现“五提升”,书写创建职工之家新篇章。凝聚力显著提升,各基层工会依托职工之家阵地,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切实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履行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执行力显著提升,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创建“六比行动”,即比规范建设、比思想引领、比服务大局、比机制运行、比服务多样、比会员满意,推动各基层工会你追我赶、争先创优,努力建设新时代“职工之家”,当好职工群众“娘家人”“贴心人”。战斗力显著提升。依托职工之家阵地,针对性开展职业培训,促进解决就业问题;开展法制讲座,引导职工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努力培养专业人才。保障力显著提升,探索打造“4+3+11”职工维权体系,县总工会建成北京、成都等4个异地农民工服务站,各基层工会依托职工之家阵地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室3个,劳动关系监测点11个。吸引力显著提升,坚持软硬件齐抓,除“六型”标准建设相应活动场所和设施外,还围绕职工需求精准开展专家讲座、集中观影、手工制作、技能培训、普惠活动等,让职工之家真正走进职工群众、赢得关注,积极营造职工争相参与、共享工会关爱的浓厚氛围,工会组织吸引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