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要闻 -- 版次:[ A01 ]
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圆梦人”
——记广元市第四届先进工作者李伟
 

    本报记者刘怀英实习生徐珊

    “扶贫不单单是把贫困群众从大山里搬出来,更重要的是搬走老百姓心头上的落后观念,看到曾经的贫困户如今自力更生住上好房、发展产业,腰包一天天鼓起来,我们也感到欣慰,再累也值得……”6月11日,记者在见到旺苍县扶贫移民局局长李伟时,他反复提到这句话。

    从盐河乡到高阳镇

    他都是群众心中的“爱民书记”

    一条条通村公路像彩带一样缠绕在群山之中,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幢幢小洋房……

    “盐河乡有今天的模样,李伟功不可没。”在谈起盐河如今的变化,村民们这样告诉记者。

    “2001年初到盐河乡任职时,这里除了高山就是贫困村,水、电、路、网络样样不通……感觉像到了‘原始社会’一样。”李伟对当时的情境记忆犹新。

    “如何让他们脱离贫困,只有先把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搞好。”打定主意后,李伟一边带领乡村干部和村民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并现场规划设计,一边跑相关部门筹措资金。

    在风景村拉电工地上,连续奋战27个日夜后,电灯照亮了黑夜,全村沸腾了,是李伟让他们从此告别了照松光、燃油灯的日子。两年时间,盐河乡新改新建村社道路36公里,解决5个村的照明用电,解决3个村的人畜用水……

    2005年,李伟调任高阳镇党委书记,他以“刮骨疗伤”的强硬手段,破解“高阳症结”,理顺党委政府班子不和谐问题,治理干部队伍懒散、不作为等问题。

    依托高阳贡茶品牌优势,引进米仓山、碧峰茶业等龙头企业,创建现代标准化茶园2万亩……

    生活中,李伟多年来默默资助崔文生、杨睿等丧失双亲的孤儿16年的学业

    ……

    从盐河至高阳,村民们都称李伟为“爱民书记”。

    从“输血”到“造血”

    为贫困群众铺就一条“奔康路”

    “现在住着可舒服了,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楼房……”6月11日,在普济镇洪江村集中安置点,正在家看电视的63岁村民熊新中脸上乐开了花。像他家一样一楼一底的小洋房在这里有41户,家家户户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洪江、三溪村有今日的变化,李伟功不可没。

    “2013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率调研组一行围绕‘川陕苏区振兴发展’来旺苍调研,让我们选点,我们对全县的各村进行排查,最后定点在洪江和三溪村。”李伟告诉记者。

    据悉,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我省代表和委员纷纷呼吁国家将川陕革命老区区域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尽快编制振兴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意见。2013年11月11日,市领导在这两个村调研后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出一个整体连片扶贫方案,分阶段实施。不到一月,一份省市县联动精准扶贫规划出台,整合资金投入近亿元行动随之启动。

    “脱贫致富,还是需要有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才能让群众彻底摆脱贫困。”李伟说。

    结合洪江、三溪两村地理环境特点,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推行“50+X”产业组合扶贫模式,达到人均栽植50株核桃树,户均有一定规模、长短结合的魔芋、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扶持种养大户,彻底改变村民“靠天吃饭”和没有稳定增收支柱产业的局面,增强综合治贫的“造血”功能。

    如今,全市最后的“特困村”已告别历史。

    五年来,李伟带领一班人共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亿余元,全县减少贫困人口6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降低17%;探索推行的金融创新、扶贫小额贷款信贷新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扶贫小额保险旺苍模式被美国哈佛大学列为“解决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保险”的成功案例,扶贫经验及成效多次在《人民日报》刊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广元日报